微博
根据硅谷王川网文整理,用于学习
36、升维自身,降维打击
看到微博问答上,很多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问题, 比如,
"散户如何一眼就看破股票的突破?“, ”一天之内,什么时候买卖股票最佳“。”股票怎样补仓才正确?"【不管对错,越是低认知的人能够掌握的越无效,内卷厉害】
这实际上都是一些低维度的错误的问题。很多问题在低维度是无解的。如果把它变成一个高维度的问题,就可以有很多方法,简单达到你的目的而无需绞尽脑汁解决低维度的无解的问题。【降维打击厉害,升维自己艰难】
维度之一,是拉长你的时间轴到五年以上【时间越长确定性越高】
维度之二,是增加你可以投资选择股票的地区,大陆,香港,欧洲,美国,等等。【空间越大可选择的余地越多,高价值机会概率越高】
维度之三,是增加你投资可以使用的工具,比如期权,可转债, ETF, structured product 等等。【增加工具和方式】
维度之四,是投资某些公司,和你的生意可以形成某种对冲。等等。【平衡】
维度之五,是增加你的选择,投资那些你在研究上有信息优势的公司。【信息不对称,自己占优势】
等等。
世人以为巴菲特是股神,但不知道人家是在玩高维度的游戏,保险公司源源不断的廉价资金,可以和大机构做特殊的无需追加保证金的长期期权交易,可转债入股的有利结构,等等,这都是普通人根本不理解的【巴菲特的工具箱里好用的工具很多】
37、兑水
目测大约微博的 80-85%的用户/粉丝是属于僵尸粉,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差不多正确。
粉丝和流量的夸大,应当是所有公司所有行业都有的现象。相对比较下来,似乎微博这个开放平台在中文世界还是最大最活跃的。
这两天没有发太多帖子,突然两天增加了四千粉丝。以为是僵尸粉,看来也许是之前被微博限流,然后又放流?
估算粉丝通胀率是三天涨了 4%。看来大家都是同等待遇。
我估计我的目前实际真实粉丝数可能两万多一点,比我的公众号粉丝数少很多,但是微博还是更好玩,因为可以迅速有各种评论和转发反馈,经常是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来的。微信的互动反馈周期太长了,而且相对封闭
需要有效读者数目超过一个临界点,才会感觉评论反馈的收益大于付出,否则还不如潜水。我用微博头两年,基本上是自说自话很少有人理。推特也是类似,当然还有一些微妙的不同。//@冷眼看江山:川哥有尝试得到英文读者的反馈吗?没怎么提及推特账号
【用好微博提供的价值就行了】
38、思维模型始终落后新范式的涌现
1/ 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测,多半是根据现有思维模型再做一个线性的延申推演,因此常常会完全错过新的大趋势。【思维模型落后和僵化】
2/ 如果回顾过去十年,最大的革命性的变化是什么,那么应当首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让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通过一个 app 瞬间联系上;而当所有人都跑到这个 app上, 催生了很多完全没有的新的商业活动和商业模式。【新范式带来剧变,机会多多】
3/ 那么 2007, 2008年的时候,大部分主流的创业者,科技公司想的做的是什么呢?【打败腾讯的一定不是另一个腾讯】
4/ 华尔街是在炒次贷;油价一度突破 140 美元, 消费者心理被超级通胀的阴影笼罩。【华尔街的精英也看不懂新范式的大机会】
5/ 无线科技被很多人关注,但更多人关注的是底层硬件 ;【井底之蛙】
6/ 黑莓的发 email 的手机被追捧,但大家对 iphone app 的潜力还是理解不深 ;【固步自封】
7/ oralce, IBM 等企业软件公司日子还很滋润,没有人意识到云计算的巨大潜力 ;【局部优化】
8/ 谷歌的搜索业务如日中天,这个重要趋势倒是一直发达下去。【一叶障目】
9/ 神经网络已经在科研历史的垃圾堆里沉睡多年,没有人会意识到做图形芯片的 Nvidia 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只在此山中】
10/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很多事,事后看觉得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并不是很明显。“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的问题,大家都有,只是很多人没意识到,或者不愿承认而已。【事后诸葛亮】
11/ 现在看 uber, lyfy, 滴滴叫车这种模式理所当然,在 2009年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用手机定位,解决支付,两边吸引足够多的司机和乘客来制造一个高流动性的市场,如何获取资金支持,如何应对监管者的挑战,等等,这些在事前都是非常模糊不确定的。【先看懂者有巨大机会】
12/ 所以未来十年涌现出来的最大的趋势,很有可能和现在主流媒体关心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和现有趋势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抽象模型的;其操作模式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甚至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 ;【未来的新范式不能预测,只能跟随理解,过了临界点去拥抱】
13/ 所以必须思考各种大趋势的潜在候选人,并且为此做各种预案,相关趋势有哪些潜在信号值得关注,等等。【时刻准备】
有一类消费习惯极端保守的人群,之所以现在被迫使用智能手机,是因为市场上已经没有功能机卖了。这类人对于创业者说,看见后要绕道走,不要在他们身上多浪费一秒钟时间。因为他们的观点对于你对新市场的探索,价值是负的。//@Oasistill: 改变一个人的观点真心觉得难【创新的扩散理论里面的顽固派】
14/ 人性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大家关注的是表象上的技术和产品逻辑,因果关系;那么当新的范式下的新产品涌现之时,因为和过去的(表象上的)经验和模式格格不入,因此会自动被长期忽略/视而不见。【活在自己僵化认知的世界里】
15/ 但抽象上,新技术新范式最核心的特点,是开始有一群狂热的不计代价的支持者;这是那些产品销售前一天晚上十点钟跑到店门口排队买货的发烧友,这是那些废寝忘食,手舞足蹈的追星族。他们往往被普通观察者轻蔑地贬损为 SB, 但实际上二者只是活在各自不同的,独立自洽的世界里。【创新的扩散理论里面的早期尝鲜者】
16/ 按照三十年前 Geoffrey Moore 提出的 crossing the chasm (跃过峡谷)的理论,潜在市场可以分这么几类:早期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死不改悔的落伍者。大多数新技术产品获得了早期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的支持,但无法完成到”早期多数“的跃迁,无法跃过峡谷,因此最终夭折。【创新的扩散理论】
17/ ”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多数“的区别:前者对于新技术的采用是出于自身的特别需要和独立判断, 而后者是从实用主义需要往往选择风险最小的市场领先者。这意味着口碑的传播对于获得”早期多数“客户的重要性;意味着一旦抓住”早期多数“客户成为公认的领先者,其它竞争者则很难类似跃迁。【跃迁之后领先趋势确立,追赶者很难赶超】
18/ 这也意味着率先完成跃迁的第一个玩家,将有机会迅速依靠口碑传播霸占大部分”早期多数“客户,获得巨大利润,同时让自己的系统成为市场上事实的标准,以此加固自身的垄断地位,形成良性循环。【垄断的由来】
19/ 这里第一个反直觉的地方是:未来趋势虽然主要由技术驱动,但从”早期采用者“到”早期多数“的成功跃迁,主要靠正确的营销策略带来的口碑传播驱动。对最有活力的,彼此频繁沟通的用户群加大营销力度,远胜于浪费资源在分散的彼此无沟通的客户。【和那些自己已经建成网络的节点连接】
20/ 没有跃过峡谷之前,没有任何事是注定的,市场的开拓和收入的增长艰难无比。跃过之后,新客户不请自来,收入开始指数型增长,又让人飘飘然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一段是“滑行”一样,没用力,却跑的快】
21/ 而成功者日后迟早会把过去经验的表象性的总结 (而不是导致跃迁的抽象上的核心要素),和自已无所不能的上帝情结 (God complex),带到不熟悉的战场,直到遭遇自己的滑铁卢。【错误的思维模型迁移到新战场,遭遇惨败】
开放式的,高频率的,人口密集的,有迅速反馈的平台如微博,可以看成一种低势能低成本的催化剂技术?//@pocky娘的小号: 预测趋势,有几个自然哲学模型是可以用一用的:2 化学,反应倾向于向势能低的方向发生。需要注意能降低反应发生成本的催化剂型技术。【信息获取的最佳渠道】
39、进化比人聪明
1/ 大部分基金经理 (97%以上) 长期表现 (5-10 年以上,扣除管理费用后) 落后于指数基金 (这里指标准普尔指数)的原因是这样的:【反常识,做投资的不如买指数】
2/ 如果过去他们的某个策略的表现超越指数基金,他们对于这个策略背后的逻辑的信心就加强。【模型滞后于变化】
3/ 他们对于自己过去的成功, 有一个简化的思维模型,但是实际的逻辑远比这个更复杂。实际的逻辑,背后有各种很难观察到的假设和边界条件, 而这些假设和边界条件都可能改变。【模型变化滞后与范式转移】
4/ 短期的策略成功,注定会吸引模仿者。模仿者涌入的初期,会给成功的策略更多正反馈,表现更好,于是强化了投资者的信念。【崩溃前的加强,泡沫】
5/ 太多模仿者的涌入,导致策略效果变差,需要增加杠杆才能维持原来的回报。【泡沫破灭滞后的崩塌】
6/ 过了某个临界点,支持原来逻辑的假设和边界条件改变了,原来的策略完全失效,甚至因为大量投机者迅速平仓,导致原来的策略造成巨大损失。【负反馈】
7/ 面临这个临界点,最初信念极强的成功者往往反应会迟钝。因为其大脑形成充分强化的逻辑,有巨大的确认偏见,对于任何与其逻辑相矛盾的证据,会长时间抵触忽略。这就是基金经理落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第一个关键点。【思维模型的固化导致大脑反应迟钝】
8/ 随着社会发展,会不断涌现出全新的大公司/投资策略, 吸引资本涌入。新公司的崛起往往会让老人困惑,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不太一样。涌现出来的新的成功公司,往往有一些重要特征,不在老人的思维模型之内,因此即使直挺挺放在他面前,也完全被忽略。【僵化】
9/ 八十年代市场低估可口可乐,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他在国际市场上扩张的潜力。同样大家对于二十年钱的Walmart 和星巴克缺乏想象力。同样对于过去五年亚马逊超越 IBM 和 Walmart 的逻辑缺乏理解力。同样,他们也会对未来超越亚马逊的新公司新组织缺乏理解力。【更大的时空观之下的底层约束机制】
10/ 没有搭上新范式里新公司的快车, 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狂妄到要以有限视角的信息和逻辑去做空新的大的成长公司,则可能致命。这就是基金经理大大落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第二个关键点。【不懂不做,知道自己不懂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模型】
11/ 意愿不等于结果。没有任何个体对外界的理解是全面的和完全正确的.复杂系统的演变,无法用机械简单的因果逻辑来诠释。市场的历史经验表明,个体的意愿和结果的错位则是必然的。如果缺乏某种简单粗暴的结构性优势,普通投资经理想要长期跑赢市场指数,基本上就是白忙一场。【进化比人聪明】
12/ 被动基金的最大优势在于,纠错机制是客观的/自动化的/不受任何情绪影响的。【无情绪、客观】
13/ 主动投资要想长期超越诸如 SP500 指数基金,需要的是:1/扩大投资选择的空间,不仅仅是美股 2/ 引入更加客观/更接近商业本质的纠错机制 3/ 增加其它的外部的结构性优势 (比如利用自身商誉可以拿到普通人无法拿到的交易)【时空扩大,增加更高效的招式】
微博和推特的关注也可以采用指数基金管理的方法,就是限制关注数在某个上限,定期取关一些没有信息价值的号,每次取关一个号时,必须增加一个信息价值比较大的号。反之亦然。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但好处是会强迫自己永远聚焦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而不会僵化。【优化信息输入的管道】
世间很多盲动属于巴菲特所说的 "self-neutralizing" :) Buffett: "A number of smart people are involved in running hedge funds. But to a great extent their efforts are self-neutralizing, and their IQ will not overcome the costs they impose on investors "(自我中和)【自我中和】
这很复杂。不能假设你掌握所有的信息。 过度优化是万恶之源 :)//@潜伏在欧洲:为什么要买被动基金?软件吞噬世界的时候,买美股市值最大的前五个或者前10个公司收益岂不是赚的更多?何况被动基金占比越来越多。【买市值前五是过度优化】
40、利用好社交媒体
用指数基金管理的方法利用社交媒体之感想:
1/ 社交媒体号,追踪的数目不必太多,上限是 600, 对标 S&P 600 smallcap index. 超过这个数目,很难带来实质信息价值。 可能减少到 400也行,对标 S&P 400 midcap index 【合适的范围】
2/ 一个微博或者推特号,是否值得关注,最简单的方法,第一是看他有多少粉丝,粉丝数一般小于五百的,就不值得关注。如果他的信息有价值,就自然而然的会吸引新的粉丝,使粉丝数超过 500, 再关注不迟。这就好比天使投资一般风险很大,等到他收入/利润 超过一个量级临界点之后再研究不迟。【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3/ 一些号虽然粉丝数目巨大,但仔细一看信息没有任何营养,全是营销/情绪宣泄/或者重复无新意的噪音, 不要去关注。【含金量】
4/ 是否追踪某一个号,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号输出的信息流,是不是可以让我最有效地实时追踪变化的世界的真相,并因此而受益? 如果是,就加。这是唯一标准,而不是个人好恶。【信息含金量是唯一标准】
5/ 宣泄情绪的意淫无助于个人成长,而如果能够不断真正成长就完全无需意淫。【价值自己会说话】
6/ 如果一个号很久没更新,或者其输出信息流的价值明显不如同一个领域的另外一个人,应果断取关,而去关注信息价值更大的一个人。【优胜劣汰】
7/ 信息价值的一个判断标准,在于它减少你对世界的模糊理解的不确定性,让你对真相看得越来越清楚。【以看透世界真相为准】
8/ 每删一个号的同时,要强迫自己加一个关注的新号。这样确保自己不过于偏狭。【多角度,多方向】
9/ 寻找关注新号的方法,一是看你关注的人有关注什么别的人,二是搜索某个你感兴趣的具体话题。【找人】
10/ 时间长了,你定制的社交媒体上的这些实时信息流,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帮你理解最真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窗口。比报纸或其它媒体更真实,而不会让你被各种喧嚣杂音误导浪费时间。【自己打造的看清世界的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