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力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即使是在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下,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依然不遗余力。新能源汽车在问世之初,普遍存在续驶里程过低的情况。而目前,无论是转型中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簇拥而生的造车新势力,都相继推出续驶里程越来越令消费者满意的新车款。不过,再高的里程数都熬不过长途跋涉,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布局已成为夺取民心的公开武器之一。
中汽协的相关数据线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完成产销61.4万辆、6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5%、49.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9.3万辆、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7.3%、56.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1.9万辆、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26.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170辆、1102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7.8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高速发展,同时,消费者的接受度也在日益提升。
然而,对消费者来说,一辆满载高新技术及互联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倘若“来也充充,去也充充”,半途中电量几乎耗尽而找不到充电桩,那还不如驾驶一辆传统燃油车来得痛快。政府、汽车制造商及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当然明白这一问题,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已成它们的必修课。在此,本刊记者选取一些来自各行业的“代表”进行盘点。
①整车厂入局充电业务是“常态”
1. 自建充电体系,“你奈我何”
先来谈谈海外汽车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特斯拉,它可以算作自建充电体系的典型,而且自建充电桩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非常广。本刊记者从特斯拉官网获得一组数据:特斯拉已经在全球拥有1533座超级充电站,并建设了13344个超级充电桩。
通过超级充电桩,特斯拉车辆能够快速获得充电,且充电速度会随着电池充电量的上升而逐渐下降。通过这项技术,车主不一定要让车辆电池充到80%以上的电量,只要电量足够维持这辆车继续行驶,车辆就会自动通知车主。另外,特斯拉还与商旅合作伙伴共建“Tesla目的地充电桩网络”,包括酒店、餐饮、购物中心、度假胜地等,把旅行目的地的充电服务趋于家用充电服务。
特斯拉亚洲充电布局图
再来看国内的整车厂,比亚迪在中国自建公共充电桩,不失为一个比较形象的案例。整车厂一般都会和充电桩运营商进行合作,而且必然会对购买自己品牌的车辆的车主给予充电优惠。
目前,比亚迪充电设备接受企业、个人进行自行购买或建设充电站,例如比亚迪官网提及的“在家中充电”,充电设备能自设于小区或车库,壁挂式充电器较为常见。“在户外充电”是为在外行驶的车辆补充能量的重要途径,比亚迪通过开发“迪粉汇 ”这一小程序帮助车主进行本地充电桩位置的查询。
2. 涉足充电桩业务,“稳赚不亏”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多方联手并入局充电桩业务已是常态,毕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抱团才能取暖,众人拾柴火焰高。本刊记者在此选取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这一整车厂为代表进行详述。
2019年7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常州宣布,由4家共同出资组建的充电桩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股比来看,上述4家企业分别以30%、30%、30%、10%入股成立的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充电桩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业务。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充分表明上述企业对充电桩行业前景的看好。目前,中国大环境倾向于新能源汽车,自然会在基础设施方面加以支持。通过此次举措,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够把主机厂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出行蓝图。
②
科技公司怎能不来“凑热闹”
交通领域掀起绿色革命,出行“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近期,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联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互联互通平台合作协议》,逐步将智充科技全国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数据接入联行平台,在简化电动汽车车主查桩、找桩、充电、支付流程,解决出行难题的同时,为智充科技全国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引入稳定的充电车流。
据了解,智充科技从2015年开始活跃于充电服务领域。从收获全国第一个充电桩界的“红点”设计大奖,到打造全国第一个整站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充电示范站,再到提出“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扶持中小运营商,构建高智能化的充电服务网络,智充科技旨在让充电服务无处不在。
“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通过整合分散的场地、电力、车流、资金资源,结合智充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充电站建设门槛、优化充电车流,在行业内实现了可盈利、可持续发展的充电站运营商业模式。智充全国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的平均设备利用率超过60%。从数据来看,智充科技目前服务全国大、中、小型运营商300多家,月供电量超过9百万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105个城市。联行平台接入公共充电桩35万台,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③
政府以“有形之手”实现布局
所谓“压轴”,必须最后登场。在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的布局中,最具有话语权的恐怕便是政府,其以“有形之手”实现控场,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充电桩业务谈何容易,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数量不够,二是质量不行。
从质量来看,往往由于充电桩分布不够合理、在核心商圈布局有难度、修理和维护尚不完善等,于是某一区域的充电业务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甚至令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悔不当初、重回传统燃油车的怀抱。各地政府在迅速建设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充电设施时,亟需将这些障碍一一清除,而不要让充电桩业务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从数量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中国累计建成充电桩81万个,其中大约包括33万个公共充电桩和48万个私人充电桩。充电桩建设的速度恐怕跟不上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步伐,“革命尚未成功,建桩尚需努力”。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