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是一部红色经典影片,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但影片拍摄历经磨难,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差点中途下马,摄制组三下鹅湖外景地……时光打造了多少传奇,历史沉淀了无数谜团。
《闪闪的红星》拍摄契机
1972年10月,国务院文化组在京召开“拍摄革命样板戏影片座谈会”。八一、长影、北影、上影、新影等制片厂的样板戏摄制组主创人员和厂里负责人都汇聚一起。等1973年,会议结束后八一电影厂革委会主任彭波,立马召集创作人员,要拍响应时代的新片。大家一致认为拍故事片可以从儿童片入手,便分头寻找创作题材。
曾因拍摄《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而出名的摄影师张冬凉,在寻找创作素材的途中,见一群小孩在兴致勃勃的听广播。顺便问一句:“广播的是什么?那么吸引你们。”孩子们说道:“中央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闪闪的红星》,说的是儿童团员潘冬子的故事,可好听了。”张冬凉立马有了灵感,向彭波汇报建议拍成电影。
1973年4月,八一厂迅速组建了《闪闪的红星》电影剧本创作组,在现有编剧组的基础上又专门把小说原作者李心田请来参与创作,等到7月底,《闪闪的红星》电影剧本正式完成。
▲ 潘冬子手中的闪闪红星
寻找潘冬子
主角潘冬子的寻找很是困难,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小演员,摄制组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坚守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大面积撒网与重点突击相结合,组织专职人员寻找小演员的同时也广泛发动身边的朋友、亲戚和同事帮助物色推荐合适的孩子。看过几百个孩子后,仍没有找到理想的人选。
后来,六一儿童节到了,摄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到处观看孩子们的演出。最后把目光锁定到三四个孩子身上,其中一个就是祝新运,长得浓眉大眼,机灵可爱,非常招人喜欢。后来,祝新运便到八一厂表演节目,开口朗诵了一首儿歌《小蜡笔》。边朗诵边表演,惹得大家掌声不断。导演李俊看后,觉得这个孩子正是他心目中的冬子形象,便当场定了下来。
▲ 《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剧照
三下鹅湖外景地
经过多番考察,摄制组选定风景优美的鹅湖作为取景地。来到陌生场地的祝新运并不太适应,入戏很慢,为了让他尽快适应,摄制组的导演开始唱起“黑白脸”的角色。副导演唱白脸耐心启发他说:“*妈被敌人用火烧死了,你心里怎么想的?你能不能哭出来啊?想一想那是你的亲妈啊!”说着副导演自己都动了情,眼泪不自觉地落了下来。
祝新运看着副导演的样子,不仅没有哭,反而嘻嘻地笑了起来。导演见状,虎起脸来,严肃地说:“冬子,你现在是干什么啊?”这样一个白脸一个黑脸的巧妙配合,祝新运开始进入状态了。一直到同年11月,拍摄都很顺利,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闪闪的红星》外景拍摄完毕,一行人回京。
▲ 《闪闪的红星》外景拍摄地鹅湖
由于受文革的影响,影片的拍摄受到否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坎坷经历,最后八一厂决定重新拍摄《闪闪的红星》。从摄制组到演员、剧本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1974年3月,摄制组二下鹅湖进行取景,根据当地环境进行拍摄。为了烘托意境,导演李俊还专门为这场戏写了一首《红星照耀我去战斗》的歌词:“小小竹排顺江游,两岸青山身后留,今日悄悄去,明日满江红。”后来经过修改成了观众熟悉的主题曲。
二次拍摄并没有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大家都非常投入。在拍摄小冬子猛咬胡汉三手的时候,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祝新运真的咬他,下不了口的祝新运问李俊:“李伯伯怎么办啊?”李俊给祝新运使了眼色,“怎么真实怎么办。”开机时,祝新运果然一狠心咬了,疼的“胡汉三”大叫,表演非常真实。经过两个多月的拍摄,外景顺利完成,全组人员回京。
▲ 电影《闪闪的红星》剧照
▲ 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咬胡汉三
受上级意见的影响,电影需要不拍几组镜头,摄制组三下鹅湖进行取景工作。由于电影已经上映,当摄制组在宾馆休息时,当地人听说《闪闪的红星》摄制组来了,纷纷跑到宾馆,大喊“潘冬子”,非要见祝新运不可。制片主任找到导演李俊商量:“李导,小冬子能出去吗?会不会出什么事啊?”李俊说:“不叫观众看没道理,能有什么事?演员不能怕群众,见见面没有什么。”李俊领着祝新运和当地群众见了面,人们情绪非常高涨,盯着祝新运问这问那,非常痴迷。
到景德镇,当地人们奔走相告:“咱们的冬子来了。”他们和摄制组关系很好,非常喜欢《闪闪的红星》,也非常喜欢小冬子。至今,浮梁县鹅湖镇仍保留了许多影片拍摄景点,路上到处张贴着《闪闪的红星》电影宣传画和冬子照片。
▲ 《闪闪的红星》海报
▲ 《闪闪的红星》宣传画
(选自《百年潮》期刊2006年第4期,本文略作删改,原标题为《电影《闪闪的红星》拍摄前后》。)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