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老庙镇笃祜小学校长 王海彬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的课堂,而高质量课堂的基础工程,就是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核心在“效”,当然,这里的效,不仅指有效果,深入一点思考,应更多地指向高效、高质量。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用简单的八个字归纳,即洞悉、兼顾、参与、多样。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又该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有效课堂建设,拙见浅谈,同商共榷。
以新课标为准绳
备课定标有方向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单纯对于课堂,更应追溯至课前准备,即有效备课,谈到这一概念相信大多数教师心中澄明,有效备课不就是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吗?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正确,但却陈旧。传统的教学,老师善教,学生学懂,考试有成绩,这种教学很纯粹,就是为了学知识而学。但教学一词,“学”不应当只停留在学知识的层面,而更应趋向于学方法、学技巧、学以致用,成就一种能力,形成一种素养。这就是课标的魅力,不读课标,不知教什么;细读课标,犹如拨云雾见晴天,课课有目标,科科有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时采用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向自然明了,教学行为方能提质增效。
以常态课为阵地
师生同频共振
在有效备课的前提下,再回归常态课堂。前段时间读到一篇文章,谈到好的课堂,应有“五入”,即披情入课、载悦入堂、布白入境、设奇入神、评价入理。细细品味,感触颇深。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一直认为:一节好课必先是从构思新颖的情景导入开始。其实,我觉得,一节好课,真正良好的开端,应当是教师的真诚与热情,“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的真诚与热情会触动学生,“充满激情的导入和引领,浸润情感的过渡与描述,饱含情感的赞许与鼓励,入情入境的讲解和范读”。只有如此,课堂才能真正互动起来,师生情感有碰撞、有共振,才能有升华!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细究起来,教学更应是心灵的艺术,抓住学生的心灵,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以深挖问题为抓手
靶向施策促有效
教学中,教师要统筹全局,把握课堂节奏,合理规划教学时间,避免形式主义的课堂教学,比如无效的发问、无效的课堂交流、无效的练习等,教师要学会去观察学生的表情与神态变化,写在脸上的不仅是情绪,也是对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教师不能忽视或无视这种差异,要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有些教师上课时以问题为链,但却存在大量的无效问题、假问题,或是毫无价值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教学时间的一种浪费,更是对课堂效率的一种阻碍。行之有效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尊重个体差异,遵循以生为本、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沉下心、俯下身,多研究有价值的课堂问题,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由问而启、由启而发、入乎问题其内,出乎问题其外,课堂自然有效。
以教育信息化为外力
内化教育机制
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教师要大胆尝试,敢于探索,我很认可信息化教学,但反对信息化教学充斥整个课堂,要让信息化设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助力器,以电子白板为例,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应当体现在提升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示等方面,学会活用、借用、巧用电子白板教学。有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心理等差异,划分学习小组,组内各有分工,各有任务,要发挥学生的优势,形成学生互助机制,提升小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进行实时有效的指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效教学,是“教”与“学”的动态融合,起于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成于学生知识的加深与巩固、落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有效课堂的建设上,我们教育人既是参与者,更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探索者!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