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支付宝的人应该会知道里面有一个叫“蚂蚁森林”的公益程序,每次用支付宝进行电子支付功能后就会产生一个绿色能量球,累积足够的虚拟能量后可以兑换真实的树苗,最后种在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里。
口说无凭,“蚂蚁森林”还给每个参与的用户颁发电子证书来纪念每次的公益行为。不过,很少有人会真的去调查证明这些虚拟的树苗是否真的种到了沙漠里。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环境跨度很大,西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这两大类。
气候变异在原本就严重干旱的西北地区长期存在,植被退化和风蚀现象自古有之。不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近现代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曾经经历过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阶段。肆无忌惮地开垦农田、种植农作物、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都会让土地衰竭。
加上不良的灌溉方式、过量用水和水质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也影响着社会经济,最终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大量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活动,让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滋生的问题日益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五分之一的人口正遭受着土地荒漠化的威胁,而我国正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闻,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为农业过度用水,让水量剧烈减少,影响了当地植被生长,土地出现了大面积沙化。
1977年的世界防沙漠化会议上,北京被列入了沙漠边缘城市。近几年,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也是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表现之一。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显示,我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002年,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向全国民众大力宣传环保观念,加强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
“蚂蚁森林”的环保形式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每逢3月12日植树节就会有学校、单位组织集体参与植树活动。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更多民间组织甚至知名企业家开始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
阿里巴巴前掌舵人马云也是其中之一,他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2016年斥巨资打造了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在不断运营中发展得很成熟,也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用户端而言,“蚂蚁森林”的流程非常简单,容易上手,又带了些养成系游戏的趣味。
除了购物、交费,连走路、坐高铁、坐公交和租用公共自行车等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也能产生绿色能量球。
用户可以偷好友的能量,还能使用加速成熟、保护罩等功能来增加玩的趣味性。
最后,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会承担种树的费用,让用户收获了公益行为,也让用户粘度变得更高。
由于搜集能量的方式充满趣味性,不少人为了收集能量,还定了闹钟按时收取,就像早年风行的偷菜游戏一样。
还真有人减少了开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多走路来增加步数换取能量。低碳环保的意识就这样简单地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用户积极参与种树活动,在“蚂蚁森林”推出一年内,参与用户数量就突破了6亿人次。粗略统计,支付宝用户将近10亿个,而使用“蚂蚁森林”功能的人也有近半数的量。
据统计,目前“蚂蚁森林”种植的真树应该将近1亿棵,面积达到140多万亩。这样浩大的种植面积和树苗数量,单是护理成本也是很高的,也难怪会有人质疑马云种的这些树了。
阿拉善和梭梭树早期,“蚂蚁森林”的用户能选择种植的区域是内蒙古阿拉善。在普通的地方种树,只要挖个坑,种进树苗就可以了,但在环境恶劣的阿拉善沙漠地区就没那么容易了。
2017年,“百万森林计划”在阿拉善地区开启,但不幸的是,第一批种下的树苗全部死亡,一棵也没存活。
阿拉善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五彩斑斓之地”。这里有山川峡谷、沙漠古迹的自然风光,也有像黑城遗址、曼德拉山岩画、藏传佛教广宗寺这样的人文景观。
不过,原本水草丰美的阿拉善,随着草原退化,生态脆弱,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早就成为了一个极度干旱的地区。
据统计,阿拉善盟的沙漠面积占了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有9.47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形恶劣,植被稀少,气候干旱,每年最高降雨量不到210毫米,降雨量最少的阿拉善西北部只有32.8毫米。
要知道在雨水充沛的南方城市,一个月的降雨量就有200毫米以上。
不仅如此,阿拉善还是一个蒸发量很高的地区,以阿拉善盟年均降雨量为30毫米的额济纳旗为例,蒸发量高达1000毫米以上。
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头。2015年,北京遭遇了一场浩大的沙尘暴,狂风从西北方席卷而来,带着漫天黄沙,让偌大的北京城陷入了不见天日的狂沙中。
这场沙尘暴正是来自阿拉善沙漠,仅仅用了7个小时,就从遥远的西北冲到了北京城内,它让人类见识到了大自然愤怒的咆哮声。
一棵树在干旱缺水的阿拉善存活何其不易。从众多树种里脱颖而出的梭梭树成了“蚂蚁森林”选择的第一批树种。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虚拟的梭梭树所需要的能量并不多,就像真实的它一样,小小的个头却能在荒漠里扎根生长。
梭梭树是一种超级耐干旱的植物,还抗盐,非常适合在沙漠里生存。
梭梭树,号称“沙漠植被之王”,它的叶子形状长得像鳞片一样,所以能比其他形状的叶子减少更多蒸腾作用,它只用嫩枝就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能够保留更多的水分,更好地在沙漠中生存。
而且,梭梭树的生长让所在地的土壤结构有了更好的改善,不仅将流动的沙土变成固定的土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梭梭树的树干坚硬重实,富含营养,也是很多牲畜喜爱的食物。而且,很多人不知道,梭梭树还可以孕育出“沙漠人参”——肉苁蓉。
一片455亩的梭梭树混交林可以通过接种技术,每年可以生产新鲜肉苁蓉大约6000公斤,价值将近12万元,能给当地群众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蚂蚁森林”的发展情况“蚂蚁森林”1号林种的就是梭梭树林,它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种植。这片林子早年开始就不太顺利,头两年遇到了严重的大旱天气,树苗成长颇为不易,看起来并不茂盛,显得无精打采的样子。
不过即便如此,这批梭梭林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最后也坚强地成长到了80厘米的高度。
2017年的春节,支付宝开启了一场“集五福”红包大战,可以通过给虚拟树浇水获得五福卡片,最后兑换成红包。
当时,“蚂蚁森林”作为一个附加红包获得场景被大量曝光,大大增加了知名度,并收获了总数2亿的庞大用户数。
两年后马云曾经来到“蚂蚁森林”种植地考察,那时的沙漠里已经遍布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马云在2019年从阿里巴巴董事会卸任,让不少“蚂蚁森林”的用户开始担忧这个公益项目是否会继续进行。不过,“蚂蚁森林”的后续发展很快让人扫清了疑虑。
2020年,“蚂蚁森林”的用户已经到了5.5亿个,预计网友们种下的树苗已经超过了2亿棵,总面积达到了280万亩。
同年3月,“蚂蚁森林”线上音乐会成功举办,邀请了十多位明星参与了公益活动,希望用户们可以继续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
到2021年8月,“蚂蚁森林”已经累计实现了6.13亿人次的低碳生活,产出共2000多吨的绿色能量。
同年,“蚂蚁森林”联合了中国扶贫基金等多个公益组织,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11个省份地区种植了大量树木,种植数量总计3.26亿棵,面积超过了397万亩地,实际低碳减排量达到了千万吨。
同年9月,有一位网友来到了“蚂蚁森林”的种植地阿拉善戈壁沙漠,拍摄了一段视频。
内容中有标示牌写着“该区域是蚂蚁森林277号森林,占地3334亩。在这片区域共种植梭梭树15万棵。”
而除此之外是漫天的黄沙,看不出哪里有绿树的样子。按照马云的承诺每年种植一亿棵树的话,这里应该出现一片树林才对。
紧接着,视频评论区炸开了锅,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说“蚂蚁森林”只是引流更多用户,制造了巨大的公益骗局,并没有真正用心在种树,所谓的种植证书都是废纸一张。
不明真相的网友愤怒又难过,觉得多年的信任和支持付之东流。消息引发的热议吸引了不少新闻媒体去阿拉善地区的277号森林采访。
对此,蚂蚁森林官方作出了解释:这是因为阿拉善地区地形特殊,条件恶劣,水资源缺乏,雨水稀少,年降雨量只有130毫升。
作人员浇水需要从很远的地方拉过来才有水,所以梭梭树的生长很不容易。
另外,梭梭树的树苗本来就很小,都没有小拇指粗,也没有手掌长,加上按地质情况采用了网状种植的方法,每15平方米才会种下一棵梭梭树,所以梭梭树种得很稀疏,长得非常慢。
况且,一棵多年成长后的成年梭梭树也只有40厘米的高度,不低头不走近真是看不出来。
因为网友们的质疑是建立在自身对树木的习惯观念上,觉得树木就得是枝繁叶茂又高耸的,也难怪会质疑“蚂蚁森林”了。
根据记者的后续调查了解到,沙漠地区的树很容易发育不良甚至夭折,而这批阿拉善的梭梭树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也能达到75%的成活率,这与当地护林工人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树木种植后,当地的护林人员会进行验收,如果遇到不合格的树苗,还会安排补种。
等到这一切真相曝光后,再次引发了网友热议,原来真的是误会了“蚂蚁森林”。
通过这场造假风波,很多人才知道原来荒漠里的植树造林和自己想象中的大树林是不一样的,看不见成片的绿色并不表示没有种树。
这次的事件也成了另一种环保公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了荒漠种树的科普知识。随着梭梭树林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绿意充满了阿拉善地区的荒漠。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阿拉善地区几乎看不见什么绿树,植被覆盖率甚至低于10%,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频发,严重的时候还会掀倒房屋,损失非常严重。
最近几年,阿拉善的植被覆盖率已经高达了20%。
如今,在国家政策号召下,更多个人团体和企业更加踊跃地参与植树造林,“蚂蚁森林”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它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天南地北的人们汇聚到了一起,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把环保概念渗入了更多人的心里。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