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6 又被称为 802.11ax,是Wi-Fi 联盟对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的最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ax 的命名。
早在 1990 年,IEEE 就已经成立了 802.11 工作组。该工作组致力于制定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标准,并在 1997 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 802.11-1997。之后的每 4~5年, 802.11 标准就会升级换代一次,至今已有 6 代,如图 1 所示。
图1 802.11 标准的演进
2018 年,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 Wi-Fi 联盟决定抛弃之前 802.11n、802.11ac 等专业标准名称,仿照移动通信中代际 3G、 4G、 5G 的划分,如图 2 所示将现有标准简化为数字命名,因此 802.11ax 也有了新名字——Wi-Fi 6。
图2 802.11ax VS Wi-Fi
Wi-Fi 6 作为 Wi-Fi 5 的继任者,相比 Wi-Fi 5,其优势不仅体现在速率的提升上,更主要体现在高密场景下的用户性能提升上,如图 3 所示。
图3 Wi-Fi 6 的性能提升
WIFI6具有以下特征:
下面对WIFI6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OFDMAOFDMA 基本原理
在 Wi-Fi 6 之前使用的技术是OFDM。在 OFDM 技术下,通信都是基于单用户的,即每次发送数据,不管用户数据量大小,一个用户要占用整个信道。
大家可以把信道看成一辆送货的小车,如果用户的数据包很小,如即时消息、浏览网页,数据包用不了整个信道,那么小车是装不满的,剩下车厢空间就浪费了,如图 1-1 所示。
图1-1 Wi-Fi 5 下得多用户传输
Wi-Fi 6 的引入了OFDMA。OFDMA 将信道划分成不同资源单元 RU( Resource Unit)。在发送数据时,不同的用户只会占用某一个资源单元而非整个信道,这样就能实现一次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效率自然就高了。
还是拿送货小车来举例, OFDMA 相当于在小车中划出专门的隔间(RU单元),通过调度每个隔间放置不同用户的货物,这样一次可以为多个接收方送货,如图 1-2 所示。
图1-2 Wi-Fi 6 下得多用传输
传输的最小单元-RU
子载波
无线信号是加载在某个固定频率上进行传输的,这个频率被称为载波。802.11 标准中,对传输频率有更细化的划分,而这些划分出的频率被称为子载波。
Wi-Fi 6 中,以20MHz 信道为例, 20MHz 信道被划分成 256 个子载波。其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子载波( Data Tones)数量为 234,在中心位置作为标识的直流子载波( DC Tones)数量为 7,用于信道估计等功能的导频子载波( Pilot Tones)数量为 4,用于保护间隔的边带保护子载波( Guard Tones)数量为 11。
RU 的划分
为了简化 OFDMA 的调度, Wi-Fi 6 只定义了 7 种 RU 类型。分别是:26-tone RU、 52-tone RU、 106-tone RU、 242-tone RU、 484-tone RU、996-tone RU 和 2x 996-tone RU。其中 26-tone RU 代表着该 RU 包含 26 个子载波,其他类型的 RU 含义以此类推。
以 20MHz 信道为例,可划分成的 RU 类型如图 1-3 所示。
图1-3 20MHz 信道带宽的RU 划分
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同类型的 RU 是可以相互组合的。如图 1-4 所示, 20MHz信道可以分配给用户 1~6,用户 1 使用 106-tone RU,用户 2~6 使用 26-tone RU。
图1-4 多用户的RU 资源分配
如图 1-5,在某个时刻, Wi-Fi 5 信道是被单个用户独占的,而 Wi-Fi 6 信道是被划分给不同的用户的。
图1-5 OFDM 和 OFDMA 的对比
除了 20MHz 信道外, 40MHz, 80MHz,甚至 160MHz 信道也可以划分成各种 RU 的组合。
MU-MIMO通常会在 WLAN 设备上看到一个指标项 M× N MIMO,也有写作 MTNR 的,这个指标项就是在讲天线数, M 表示发送端的天线数, N 表示接收端的天线数。在一个 MIMO 系统中,每一路独立处理的信号被定义为一路空间流( Spatial Stream)。
现实中,AP 和终端的天线数是不对称的,AP 基本上都是 3~ 4 根天线,甚至更多;但是终端,例如手机,通常只有 1~ 2 根天线。对无线系统而言, AP 和终端之间通信都是单点的, AP 每次只能跟单个用户进行通信,其他用户只能等待,这种不对称性会造成一部分网络资源的浪费。
如图 2-1 所示,目前支持 4× 4 Wi-Fi 5 Wave 2 的 AP 的整体理论传输速率可达 1.732Gbit/s(每一条流的理论传输速率为 433Mbit/s),当它与 1× 1( 1天线)手机连接和传输时,最高理论传输速率仅为 433Mbit/s。同一时间其余的1.3Gbit/s 的容量都会被闲置。
图2-1 单用户传输
为此,Wi-Fi 5 引入了 MU-MIMO。MU-MIMO 的 MU( Multi-User)就是多用户的意思,该技术意味着 AP 一次可以跟多个终端进行通信,这样就能充分利用AP 的总容量。
还是拿送货小车作为比喻。试想一下,如果说 Wi-Fi 4 一趟只能开一辆小车送货给接收端,那么 Wi-Fi 5/6 就是一趟开多辆小车送货,如图 2-2 所示。
图2-2 MU-MIMO 下的多用户传输
如图 2-3 所示,早在 Wi-Fi 5 就已经支持了同时与 4 个用户进行下行通信,而Wi-Fi 6 则同时支持上下行 8 个用户,因此用户的传输速率变得更高。
图2-3 Wi-Fi 5 和Wi-Fi 6 的MU-MIMO
OFDMA 和 MU-MIMO 的关系
虽然 OFDMA 和 MU-MIMO 两者都是针对多用户,将串行传输变为并行传输,但其实两者还有很大差别的。
可以通过OFDMA 与MU-MIMO 联合调度对每个业务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网页浏览、视频观看、下载、即时消息等各类业务场景)。如图 2-4 所示,华为 Wi-Fi 6 AP 通过设计合理MU-MIMO 和 OFDMA 调度算法,能有效降低多用户场景下由上下行随机接入造成的冲突,改善多用户高密度接入场景的使用体验。
图2-4 OFDMA 与MU-MIMO 联合调度
BSS Coloring 和空间复用OBSS
无线通信的干扰是无处不在,而且无法避免的,为解决无线中的干扰检测问题, 802.11 标准在 MAC 层设计了一种检测机制——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避免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llision Avoidance)。
怎么理解 CSMA/CA?试着把在同一信道上所有的站点想象成在一张圆桌上开会的人,大家本着先听后讲的原则,如果遇到有人发言就得等待一段时间(即退避),直到没人讲话才能开始发言。这种延迟也消耗了宝贵的空口时间,这个消耗称之为竞争开销。
特别是在高密场景, AP 的部署也是非常密集的,这意味着 AP 可以侦听到其他所有同信道 AP 的信号。另一方面,信道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这些 AP 必然用到同一个信道。这就造成同一信道上的 AP 和终端将会侦听到过多的信号,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哪怕彼此根本不在一个区域,也只能是一个终端或者一个 AP 能够传输数据,这样会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开销。
如图 3-1 所示, AP1 和 AP2 处于同一信道且可以彼此侦听到对方,虽然 AP1和 STA1 的通信和 AP2 无关,但是 AP1 与 AP2 不能同时跟 STA 通信。图中的BSS1 和 BSS2 组成重叠基本服务集 OBSS( 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为了解决 OBSS 产生的同频干扰, Wi-Fi 6 引入 BSS Coloring 加强空间复用。
图3-1 OBSS
BSS Coloring
BSS Coloring 可以理解为不同的 AP 发出的报文套上不同颜色的信封,接收端收到信后,不拆信封就能立马判断是否跟自己相关,颜色相同表示跟自己相关,颜色不同就跟自己无关,对于跟自己无关的报文就当做不存在,接收端依旧可以发起通信而不必退避,这就达到了空间复用的效果。
图3-2 同信道BSS 在颜色标注前后的拥塞情况
如图 3-2 所示,如果不标记颜色,只要 AP 都采用 36 信道,就可能彼此干扰;但是如果标记了不同的颜色,则认为只有颜色相同且使用 36 信道的 AP,才会存在干扰,颜色不同就不会有干扰。
当然现实中 BSS Coloring 的实现要稍微复杂一点。颜色的标记是由无线接入控制器 WA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ler)统一分配给 AP, AP 在报文头打上 6bit 的颜色标记位,更准确地说是在报文的 PHY 头和 MAC 头,这样不用解析报文就能判定是否跟自己相关。接收端收到报文后,如果颜色和关联 AP 的一样,就认定报文来自 MYBSS,否则就是 OBSS。区分出 MYBSS 和 OBSS 信号后,就可以“双标”对待了。
在 Wi-Fi 6 前,信道忙闲状态的具体检测方法是空闲信道评估 CC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 使用两个门限判断信道是否空闲, 协议门限和能量门限。
想象一下很多人在一起聊天, 协议门限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发言,如果有,则其他人要等待当前发言人结束发言后才开始发言;能量门限用于检测环境是否太吵闹,如果环境很吵闹,发言也没有人能听得清,就要等到环境不吵闹时再发言。
因为 Wi-Fi 6 需要进行“双标”处理,所以会设置 2 个协议门限,如图 3-3 所示
图3-3 动态CCA 门限
图3-4 对 OBSS 调整协议门限
节能TWT机制
Wi-Fi 6 之前其实也有节能模式,如图 4-1 所示,在一个 Beacon 周期内,终端会观察 AP 是否会向其发送数据,如果是,那么终端就保持等待,直到接收完成后,才会进入休眠模式。这其实对业务量很低的终端相当不公平,例如智能电表这种,可能很久才需要跟 AP 通信一次,大部分时间都要等待,这就造成了终端电量不必要的消耗。
图4-1 Wi-Fi 6 之前的节能模式
Wi-Fi 6 引入了 TWT 机制,如图 4-2 所示,在 TWT 机制下, AP 和终端可以建立一套 TWT 协议,双方约定好一个 TWT 服务时间终端只有在服务时间内才会工作,其他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具体处理流程如图 4-3 所示
图4-2 Wi-Fi 6 的节能模式
图4-3 TWT 机制
这就好比送快递,收件人不需要守候在家中等收货,只要跟快递员约定一个固定时间上门送货,其他时间收件人则可以自由行动。
TWT 有 2 种模式,一种是 Individual TWT,一种是 Broadcast TWT,如图 4-4 所示。
图4-4 Individual TWT 和 Broadcast TWT
Individual TWT,就是 AP 和终端一对一的协商 TWT 服务时间,每一个终端仅知道自己和 AP 协商的 TWT 时间,不需要知道其他终端的 TWT 时间。
逐一协商实在太费事,于是 Wi-Fi 6 又新定义了一种 Broadcast TWT。如果说, Individual TWT 是“私聊”模式的话, Broadcast TWT 就是“群聊”模式。Broadcast TWT 由 AP 负责管理,在该机制下, TWT 服务时间是由 AP 宣告,终端可以向 AP 申请加入 Broadcast TWT,加入完成后,终端就可以获得 AP 的广播TWT 服务时间了。
OMI
Wi-Fi 6 定义了 OMI,当终端和 AP 通信时,终端会主动上报自己的能力,例如是否支持上行 OFDMA 传输、支持的最大带宽、空间流数。
当终端电量充足时,终端可以自己的最大能力进行通信;一旦电量不足,终端可以降低自己的能力,例如降低带宽或者空间流数,并将这一信息通过 OMI 知会AP,那么 AP 则会以终端建议的发射参数与之进行通信。
如果说 TWT 的节能方案是尽量减少终端的活跃时间, 那么 OMI 的节能方案就是尽量降低终端活跃时间的耗电量。
Wi-Fi 6 的其他关键技术1024-QAM
如图 5-1 所示, Wi-Fi 5 采用的 256-QAM 正交幅度调制,每个符号( Symbol)传输 8bit 数据, Wi-Fi 6 将采用 1024-QAM 正交幅度调制,每个符号位传输 10bit 数据,从 8 到 10 提升了 25%,也就是相对于 Wi-Fi 5 来说, Wi-Fi 6 的单条空间流数据吞吐量又提高了 25%。
图5-1 Wi-Fi 5 和Wi-Fi 6 的 QAM
这就好比是货物打包,如图 5-2 所示。原本一辆车只能携带 8bit 数据,提高QAM 的阶数后,就可以携带 10bit 数据。同样的一辆车,比原先携带的内容多了,数据传输速率自然快了。
图5-2 Wi-Fi 5 和Wi-Fi 6 的 QAM 携带数据量
需要注意的是 Wi-Fi 6 中成功使用 1024-QAM 调制取决于信道条件。因为发送一个符号所用的载波频宽是固定的,发送时长也是一定的,阶数越高意味着两个符号之间差异就越小。这不仅对接收两方的器件要求很高,而且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如果环境很嘈杂,则符号很容易因为命中星座图中相邻的其他点导致解调错误。这就意味着,如果环境过于恶劣,终端将无法使用高阶的 QAM 模式通信,只能使用较低阶次的调制模式。
覆盖范围提升
由于 Wi-Fi 6 标准采用的是 Long OFDM Symbol 发送机制,每次数据发送持续时间从原来的 3.2μ s 提升到 12.8μ s,而且 Wi-Fi 6 也定义了 0.8μ s、 1.6μ s和 3.2μ s 的保护间隔 GI( Guard Interval),对比 Wi-Fi 5(只支持 0.4μ s 和 0.8μ s)的 GI 更长。在室外或者多径效应严重环境下,更长的 GI 有助于防止多径干扰。另外窄带传输可以有效降低频段噪声干扰, Wi-Fi 6 最小可仅使用 2MHz 频宽进行窄带传输,从而增加了覆盖距离。
综上, Wi-Fi 6 传输带宽更窄,符号持续时间更长,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如图 5-3 所示。
图5-3 Wi-Fi 6 相较于 Wi-Fi 5 覆盖距离提升
4 类 PPDU
OFDMA 技术实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PPDU( PHY Protocol Data Unit)传输数据给不同的终端,正因为如此, Wi-Fi 6 需要使用特殊的结构来支撑该功能,让终端知道自己被分配的具体 RU。如图 5-4 所示,Wi-Fi 6 新增的 4 类 PPDU ,这 4 类 PPDU 功能各有不同,也能够兼容原来的 Wi-Fi 标准。
图5-4 Wi-Fi 6 新增的4 类PPDU
PPDU 中主要分为 3 部分,前导码、数据字段和报文扩展。前导码主要用来承载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等信息,以辅助数据字段的接收,主要分为 2 部分:
前导码打孔
Wi-Fi 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协议最初也规定了高频信号的宽度 20MHz。
这 20MHz 的信道就好比是一条单车道的马路,马路的宽度决定了传输能力。想要提高传输能力,直接的做法是将马路拓宽。信道绑定的原理跟这个很类似。Wi-Fi4 第一次引入信道绑定的概念,所谓信道绑定就是将相邻的 2 个 20MHz 信道绑定成一个 40MHz 信道来使用,这样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成倍提高。而这 2 个信道,一个被称为主信道,另一个就是从属信道。主信道和从属信道的差别在于,主信道上会发送 Beacon 帧等管理报文而从属信道则不发送。所以主信道比从属信道要重要的多。
然而连续信道绑定机制也有自己的弊端。如果一个从属信道忙碌将会直接导致带宽降维。如图 5-5 所示,在 80M 信道中,如果从属 40MHz 信道忙碌,那么只能变成 40MHz 信道,如果从属 20MHz 信道忙碌,那么直接降成 20MHz 信道。
图5-5 信道冲突对信道绑定的影响
这样显然对高密场景是很不利的,因为高密场景下部分信道会变得异常忙碌,Wi-Fi 设备很可能会一直工作在 20MHz 信道带宽模式下。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 Wi-Fi 6 提出了前导码打孔( Preamble Puncturing)机制。如图 5-6 所示,这个机制的原理是,即使从属信道忙,传输带宽也不会下降至 20MHz,而是将剩下不连续的可用信道进行捆绑。还是以 80MHz 信道为例,从属 20MHz 信道忙碌,依然可以利用主 20MHz 和从属 40MHz 信道的频谱资源进行数据发送,相比于只能使用主 20MHz 信道的非前导码打孔模式,频谱利用率达到300%。
图5-6 前导码打孔机制
这种带宽模式的信息是需要发送端通过前导码携带给接收端,而跳过的忙碌信道就好像被打了孔一样,所以这个机制因此得名前导码打孔。
20MHz-Only 模式
在现网中有一类终端是低功耗和低数据量的,例如可穿戴设备、 IoT 设备等。这类设备一般只支持 20MHz 工作模式(也被称为 20MHz-Only 模式),即使终端在40MHz 或 80MHz 的信道内工作,也只能在主信道上工作,如图 5-7 所示,这样就浪费了从属信道的带宽。
图5-7 20MHz-Only 设备仅工作在主信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Wi-Fi 6 利用 TWT 技术,将 20MHz-Only 的终端调度到从属信道上工作,从而既能实现节能,也能更好地提升信道利用率。
向前兼容
在前文中提及了 Wi-Fi 6 的优势:大带宽、低时延、高并发和低功耗。而想要使用 Wi-Fi 6 网络的完整特性是需要 Wi-Fi 6 AP 与终端配套才可以,也就是说终端和 AP 都需要升级。目前看来,市面上支持 Wi-Fi 6 的终端还是少数,仅有部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支持。
Wi-Fi 6 AP 通常向前兼容以往的 Wi-Fi 标准,也就是说 Wi-Fi 6 AP 支持与非Wi-Fi 6 终端通信。而且由于 Wi-Fi 6 引入的 8× 8 MU-MIMO, Wi-Fi 6 AP 将最多可跟 8 个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对比 Wi-Fi 5 的 4 个设备,单 AP 并发接入更多的终端;Wi-Fi 6 AP 多天线的增益可以提高接收灵敏度和提升覆盖范围,这些对非Wi-Fi 6 终端依然有效。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