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iPhone7和iPhone7 Plus发布以后,相信大家的科技订阅号已经被它们完全刷屏。几乎能想到的数码IT媒体都在对这两款产品大写特写,几乎把它们扒了个遍。也难怪,现在手机圈子如此高度的同质化,也只有每年一款的新iPhone能带给我们一丝惊喜了。
深度揭iPhone7拍照为啥牛
今天我们将关注的视角放在拍照上面,iPhone的成像水平历来为人称道,特别是iPhone7首次加入了光学防抖,iPhone7 Plus首次加入双镜头和远摄变焦,称得上是良心升级。所以今天,我们将用一篇全面的拍照体验告诉大家iPhone7和iPhone7 Plus的摄像头究竟表现怎样,是否值得你卖肾购买。
两款新iPhone的摄像头规格细节仍然是个谜(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说到这两款产品的摄像头,它们的参数现在还没有完全曝光,这也符合苹果公司一贯作风——比如此前的iPhone在发布后很久人们才有机会获取到一些核心参数。根据外媒此前的报道,iPhone7似乎使用了与iPhone6s一样的1/3英寸感光元件,而光圈提升至f/1.8;至于iPhone7 Plus,它的等效28mm镜头和iPhone7是同款,光圈也是f/1.8,而等效56mm镜头的CMOS尺寸只有1/3.6英寸,光圈也变成了f/2.8。至于供货商理论上还会是索尼,而且与往年一样应该是索尼专为iPhone量身定制的。
ISP对画质优化起到很大作用(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当然了对于iPhone来说我们倒不必过分纠结于纸面上的参数,因为苹果公司对于影像处理系统的软性支持一向是很看重的。以iPhone7为例,内置的A10 Fusion芯片集成的自家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性能爆表。拍摄一张照片只需要25毫秒,然而这一眨眼的瞬间ISP已经进行了超过一千亿次的运算。通过局部色调映射功能加上白平衡优化,这种算法优化也成为iPhone硬件不堆硬件但还有高画质的缘由。
看吐了iPhone 7?扫码咱聊点Android刺激消息
原来7P"光学变焦"竟是这个理儿
在iPhone7身上,苹果第一次把光学防抖进行了“下放”,即使你不购买iPhone7 Plus也可以享受到OIS在夜拍和暗光环境下带给你的巨大优势。然而苹果公司也是足够机智,它下放了一项技术自然也会引进一项更新的技术吸引你多花一千块钱来买iPhone7 Plus——后置双镜头就是多出来的这个卖点。
外媒iFixit拆解下来的iPhone7 Plus后置双镜头(图片来源iFixit)
在iPhone7 Plus刚发布的时候“光学变焦”成了媒体报道的热词,而从我拿到真机的实际体验来看,这里面的“光学变焦”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光学变焦并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知道镜头通常是由一片或多片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组,一枚镜头通常而言会同时配备凸透镜和凹透镜。图片中最上面就是一枚镜头在广角端的成像状态,可以看到右侧的成像范围是很广的。这时,如果我们进行变焦操作,镜头内的透镜位置会随之发生变化。
光学变焦原理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如图所示,进行变焦操作时,L1(凸透镜)与L2(凹透镜)会沿着光轴方向移动,这样焦距也就变长了。焦距变长直接导致视角范围变小,最下面是镜头在长焦端的成像状态,可以看到右侧的成像范围明显减小。小范围内原本在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也就显得更大了。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传统光学变焦原理,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下的变焦不会带来画质损失。
本质上这两枚镜头都是定焦镜头(图片来源the verge)
回顾一下参数:iPhone7 Plus有两枚1200万像素的后置镜头,广角镜等效焦距28mm,长焦镜等效56mm。看到这个参数大家发现了吧,长焦镜的等效焦距正好是广角镜的一倍,所以2倍的“光学变焦”就是这么来的。但是要注意虽然用长焦镜可以拍摄更远一些的物体,但本质上两个镜头还是定焦镜头,而非传统意义上物理焦距可以变化的变焦镜头。换句话说,iPhone7 Plus只能拍摄两个焦段的照片,等效28mm至等效56mm之间的焦段它是覆盖不到的,所以它跟我们观念里的那种平滑过渡的变焦不一样。而且需要说明,等效56mm的镜头不支持光学防抖。
三种双镜头类型得分清了
既然连苹果都用上后置双摄了,我们不如盘点一下市面上现有的后置双镜头吧。目前为止拥有后置双镜头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了,贵如iPhone六千多,便宜的千元出头也有。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先拍摄再对焦双摄、彩色 黑白双摄、双焦距双摄。
“先拍摄再对焦双摄”鼻祖-HTC One M8(2014)
2014年,当时还如日中天的HTC发布了One M8,它成为“先拍摄再对焦”的首款产品。多出的一枚镜头专门用来记录空间和景深信息,配合相应的算法可以实现照片拍摄后重新选择对焦点的功能。
“彩色 黑白双摄”鼻祖-奇酷旗舰版(2015)
2015年,国产手机厂商360推出了奇酷旗舰版,它首次使用了一枚彩色镜头 一枚黑白全透镜头的组合。以全透的黑白CMOS增强画面细节信息的记录,然后与彩色CMOS的呈祥信息叠加实现超过以往的高画质。
“双焦距双摄”鼻祖-LG G5(2016)
2016年发布的LG G5率先使用了一种新的双摄像头理念——两枚镜头使用不同焦距,这样利用双镜头可以拍摄出或超广角(LG G5)或者远摄(iPhone7 Plus)的照片。这种思路虽然对画质本身没有什么帮助,但在照片焦段上做文章也是很创造性的一种考量。
镜头突出苹果"实属无奈"
iPhone7和iPhone7 Plus在补光灯上做出了创举,由原先的两枚双色温LED增加到了四枚双色温LED。这意味着闪光亮度相比原来高出50%,在夜晚能营造更优秀的补光效果。另外,双色温LED对补光色差的校正作用依然有效且有所增强,闪光白平衡可以保持得更准确。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36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通过上面这张暗室实拍可能更加直观,这是iPhone7 Plus在距离被摄物体50厘米处强制开启闪光灯的实拍图像。可以看出着实提供了足够的补光照明,虽或许还不及氙气闪光灯的高亮度但夜景补光问题不大,且基本可以表现被摄物体的真实色彩。
去年发布的Retina Flash技术得以延续(图片来源the verge)
前置镜头方面,除了像素提升至700万之外,在iPhone6s/iPhone6s Plus上首创的Retina Flash技术继续得以沿用。两款全新的iPhone令屏幕成为了另类的“自拍补光灯”。先通过预闪检测亮度再根据周边环境光线闪光,三倍于正常亮度的光线能令面部细节展现更充分。
你对新iPhone摄像头突出有什么看法?
至于用户在意的镜头突出问题,我想若不是迫不得已苹果公司不会刻意设计突出的镜头,原因与模组的更换和镜片组的增加(5P至6P)有关。不过即使摄像头保护玻璃使用了高强度的材质,平时使用时仍然要注意避免磨损,否则对成像质量还是会有轻微影响。另外iPhone7 Plus在发布会上提到的大光圈模式目前还无法实现,需要等待后期iOS系统的更新推送再加入其中。
iPhone7样张一:这色彩没谁了
那么下面进入实践见真知的样张展示环节吧。考虑到iPhone7和iPhone7 Plus主后置镜头参数一致,因此这一部分的照片全部使用iPhone7拍摄,iPhone7 Plus的效果可以参考iPhone7。所有照片都是原图上传且保留了EXIF原始信息,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小图查看或是下载原图。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413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3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
曝光时间:1/33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室外场景我在不同的天气(阴沉和晴朗)下各拍摄了一组样张,来展现iPhone7真实成像质量。在前者的一组照片中,iPhone7依旧是熟悉的照片风格——色彩准确、分辨率高但对比度兼顾略有缺失。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1996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116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7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188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在晴朗天空下拍摄的一组照片中,可以看到iPhone7的色彩还原准确,细节清楚,原尺寸放大后颗粒感较少。对于某些光比较大的场景兼顾起来仍然困难,这可以看做是手机摄像头的通病。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32
曝光时间: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
曝光时间:1/17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17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
曝光时间:1/17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32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室内环境由于人造灯光的亮度有限,手机镜头在这里拍摄容易产生噪点或是晃动。经过我的多地实拍,我认为iPhone7的后置镜头在应对室内场景时问题不大。新加入的光学防抖即使在1/25秒的快门速度时也没有发生明显抖动,但一些场合还有高光溢出的状况,可以选择适当的测光区域加以规避。
iPhone7样张二:噪点该有还是有
手机摄像头的物理焦距很短,所以在拍微距的时候有先天的优势,比如可以有很近的最近对焦距离等。iPhone7在拍摄微距照片时虚化效果不错,但在背景色与拍摄主体色彩相近的时候,对焦速度和精度都有所下降。比如下面这张拍绿植的图片对焦就比较困难,反之拍摄不倒翁的这张就轻松对上焦。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
曝光时间:1/651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9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4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夜拍是不少手机头疼的拍摄场景,进光量不足加上CMOS偏小,最大的后果就是夜拍N多的噪点。带着iPhone7出去拍了一圈回来在电脑上看,感觉iPhone7在控制灯光眩光方面表现不错,这可能是6P镜片组的功劳。光学防抖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画面稳定作用,原尺寸放大后可见噪点的数量还是有些,如果不是特别计较画质也算是不错的水平。
7 Plus两倍变焦用处有多大?
前面提到了,iPhone7 Plus通过预装长焦距定焦镜头实现了远摄变焦。在iPhone7 Plus的拍摄界面下方可以看到一个可点选的1×字样,点击就实现了等效56mm的远摄(2×).长按可以最高延伸至10×数码变焦。
iPhone7 Plus无损变焦-数码变焦示意图
我透过办公楼窗户实际体验了从无损变焦到数码变焦的过渡。可以看到2×远摄确实能有效拉近被摄物体,且此时照片画质没有损失。第三张是5×数码变焦,在电脑上看虽然距离被拉得更近但画质已经明显劣化。第四张是极限的10×数码变焦,照片已经没有实际使用价值。
原始图像(等效28mm)
2倍远摄变焦(等效56mm)
所谓数码变焦其实是在现有的感光元件范围基础上截取一部分区域,将这个区域内的单个像素点面积增大,继而造成一种“放大”的效果。由于没有改变镜头的物理焦距而只是将像素点强行放大,所造成的结果自然是图像细节的严重缺失。这就好像用Photoshop局部放大截图一样,实际的可用价值微乎其微。
5倍数码变焦效果
10倍数码变焦效果
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尽量使用iPhone7 Plus的数码变焦功能,因为画质损失太严重。2倍远摄变焦很有用,且不影响画质,需要的场合可以放心用。
6s到7样张画质提升不明显
接下来的部分应该是用户更关心的,因为它涉及到一个购机换机选择的问题,就是iPhone7和iPhone7 Plus成像质量哪个好?iPhone7和iPhone6s相比成像质量有多少提升?别急马上给大家答案。
红框为截图对比区域
原尺寸截图 左:iPhone7 右:iPhone7 Plus
我用iPhone7和iPhone7 Plus选择两个场景同时拍摄照片,在电脑上原尺寸放大后截取并截图。可以看出白天场景它们放大后的细节表现几乎一致,夜景则有所差别:EXIF显示iPhone7 Plus这张照片的快门是1/7秒,iPhone7这张则是1/4秒。从实际效果来看iPhone7的图像模糊应该是拍摄时的轻微晃动导致的,涂抹感较iPhone7 Plus更强。
红框为截图对比区域
原尺寸截图 左:iPhone7 右:iPhone7 Plus
iPhone7相比iPhone6s多出了光学防抖,在实际拍摄时有多大的帮助?下面是我用iPhone7和iPhone6s在麦当劳店面内拍摄的一组对比。从EXIF数据看iPhone7照片ISO 25快门1/100秒,照片ISO 25快门1/50秒,即使快门慢一倍但看起来iPhone6s的画面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抖动。
红框为截图对比区域
原尺寸截图 左:iPhone7 右:iPhone6s
所以通过实测我个人的见解是:iPhone7 Plus相比iPhone7夜拍质量更好,其它场景相差无几;iPhone7的成像质量与iPhone6s相比没有明显提升,光学防抖的作用是有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作用比较有限。
你会因为摄像头的变化买新iPhone么?
以上就是我针对iPhone7和iPhone7 Plus影像功能所做的解读和实拍。在依旧无解的算法优化帮助下,就算摄像头的硬件规格并不惊人,但两款新iPhone的成像表现仍然可以与旗舰安卓机不相上下。
如果手中有iPhone6和6Plus且经常拍照的用户个人建议升级,如果正在用着iPhone6s/6s Plus,拍摄已经站到比较高的水平,升级意义不大。iPhone7 Plus双摄的帮助仅限于更远一点的无损拍摄,画质基本与iPhone7相同。上面是个人的建议,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购买新iPhone。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或者这两款iPhone的拍照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面留言。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