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原始出处见《指月录·卷二十七·六祖下第十四世》,青原惟信禅师给弟子们讲课时所说(网上误传为宋青原行思,其实是宋青原惟信,青原行思是唐代人,名字和朝代都错了):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惟信禅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但他没有给出答案。后人把这段话加以延伸,形容人生的三个阶段,三种境界:
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少年人未入世,心地纯净,也没有任何身心上的负担,当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人肩负养家重担,上有老,下有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事重重,无可诉说,虽然是在看山,在看水,但他的心事却完全不在山水上,而在自己的世情之累上,所以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老年,人生的义务基本已经完成,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心地轻松,一无所虑,当然又变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也只有这时候,他才能够真正欣赏山水之美,这是跟小时候不同的地方。
把这个现象归纳一下,就是哲学上讲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进行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学唱歌、学写作、练书法,最容易体验到这个过程。拿唱歌而言,没学唱歌之前,想怎么唱就怎么唱,非常自然。学唱歌以后,要练习各种规范的基本功、唱法之类,然后就觉得自己怎么唱都不对,好像变得都不会唱歌了。突破了这个阶段以后,唱歌又重新变得自然,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但跟最初的自然,又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个阶段是最难的,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不经历这个黑暗,就不能见到真正的光明。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是不是每个人到了老年,都能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呢?答案是令人怀疑的。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