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原本只被当作是通信设备的产品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和使命。现阶段的智能手机早已不再只是一个用来通信的手机,他还是游戏掌机,视频播放器,能够处理简单工作的小电脑,拍摄大片的相机,收音机,红外遥控器等等
随着手机被赋予的角色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所给予它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的功能虽然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多功能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压根就没有任何作用或者其带来的体验提升远不如其参数看上去那么"摄人心魄"。
那么本文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手机厂商们吹得天花乱坠,实际"然并卵"的功能,帮助大家合理避坑。
1、超过60 W之后的有线快充大多都是华而不实,营销噱头。
由于电池行业受到材料学的影响已经很多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以及手机整机功耗的不断增加,现阶段性能和续航之间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了,尤其是在”5G时代和高刷新率“这两个电老虎出现之后,这种矛盾已经愈发的尖锐起来。
那么在电池容量无法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提升充电效率就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曲线救国的方式之一。
讲道理,手机充电从20W到60W 所带来的体验提升非常明显。
因为20W的快充想要充满一整块电池(以4500毫安时为例)大约都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而60 W快充通常只需要30分钟-40分钟左右,节省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充电初期的速度也要更快,这种提升毫无疑问是非常正向的提升。
然而从60 W到100 W快充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其实很有限,边际递减效应明显。
因为高功率的快充对于外部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譬如温度,手机是否处于亮屏状态等等,目前手机厂商所宣称的所谓快充时间其实都是在实验室内以较低温度且关机状态下所测定出来的,这和我们日常使用所处的环境是完全不同,普通消费者其实很难获得和数字增量等质的体验提升。不信大家可以试一下,绝大多数支持100 W快充的手机,在亮屏状态下充电,其充电功率根本不可能达到100W以上。
而且,高功率的快充还需要往电池里充入惰性材料,从而降低电池的容量。譬如配备67W快充的红米Note11TPro 是5000毫安时电池,而配备120W快充的Pro 却是4500毫安时电池。就目前的体验而言,相较于高功率的快充,大电池才是王道。
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譬如即将发布的小米12Ultra就已经确定会采用67W的快充,而不是盲目追求100 W的快充,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
现阶段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峰值充电功率,而是能够在日常场景下能够稳定达到的平均充电功率,这才是重点。
2、超高功率的无线快充。
超过20W之外的无线快充大多都是华而不实。
因为无线快充本身由于能量损耗比较明显,所以该功能出现的本质目的就不是让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补充电量,而是为了让消费者的充电场景更加多元化,更方便。
譬如在开车时,通过使用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支架来达到在放置手机的同时还能给手机充电的目的,相较于使用有线充电显然要更方便,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无线充电的高频使用场景。
因为在这个使用场景中消费者本身就不追求充电的速度,只是给一个原本就很高频的操作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而已。
至于在办公室中的随用随充其实也是这个道理。针对这个诉求,20W甚至10W的快充就已经足够了,过高的无线快充功率对环境会更加的敏感且需要专门适配的充电头以及无线电充电底座,代价高昂且使用场景也会被大大限制。
3、超过3倍以上的光学变焦。
5X光学变焦,10X混合变焦甚至于100X变焦一度是手机市场非常热门的宣传辞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功能其实已经走到了末路。
原因也很简单——该功能无法带来明显的体验提升。
首先,高倍数的防抖对于抖动会非常的敏感,任何一点轻微的抖动都会影响镜头的取景和对焦,这个时候,普通的光学防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其抖动幅度远远超出了OIS光学防抖所能矫正的极限值。
而现如今手机厂商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入AIS或者EIS防抖,这种防抖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画幅的缩减,而且由于结构所限,现阶段绝大多数潜望镜头的底都很小,所拍摄出的画面的解析力和画质也都很差,除了能够偶尔炫个技之外,带不来什么特别的体验提升。
当然了对于有某些特殊需求的消费者,当我没说。
4、所谓XXX层,XXX面积,XXX技术的散热技术。
在处理器的功耗越发巨大之后,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很喜欢在发布会上吹嘘自己的散热结构,甚至不惜用上很多看似很高深的词汇,譬如小米11Ultra上搭载的所谓全相变散热技术。
这些技术其实都是然并卵的,因为现阶段手机都是被动散热,而且散热结构通常也都是采用石墨烯 VC均热板 硅脂的方式实现的,大部分手机都这样,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除非有什么突破性的结构进化,只是单独增加一点散热面积,改变一点材料的导热系数对于散热本身的提升很有限,远不及手机厂商吹的那么天花乱坠。当然了,散热结构的有和没有对于体验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反面典型就是iPhone,但凡弄一点VC均热板,其游戏体验都不至于渣成那个样子。
5、HIFI芯片,对称式扬声器等。
HIFI芯片就不多说了,放在有线耳机尚且普及的时代,HIFI芯片确实有一定价值,然而在这个蓝牙耳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受制于蓝牙传输的码率问题,就算配备再高端的HIFI芯片或者耳机,也一样白给,大家听的其实都是调色风格罢了。
至于对称式扬声器可能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诚然,对称式扬声器对比听筒式双扬声器确实有一定的感官能够感知到的提升。
但是就我个人以及身边的人的体验而言,也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功能,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外放的且还在意音质的场景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就算是用上对称式扬声器,也就只是让外放的音质从”垃圾级“进步了一点罢了,大多数使用外放的场景只是听个响罢了。
想要达到真正有一定的音质追求,至少也得是类似平板上的4扬声器以及更大的腔体,这对于手机来说是不太能够实现的。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Copyright © 2008-2022 秒下下载站
m.down10s.com .All Rights Reserved